9月24日,是浙江自貿試驗區擴展區域掛牌一周年的日子。在擴區的一年里,杭州海關圍繞浙江自貿試驗區戰略功能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助力自貿試驗區舟山片區、金義片區和杭州片區創新發展,推動打造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前沿陣地。
舟山片區:“油氣自貿”持續貢獻“浙江經驗”
浙江自貿試驗區舟山片區是我國唯一一個由陸域和海洋錨地組成的自貿試驗片區。針對該片區以推動油氣全產業鏈開放發展為目標,杭州海關通過創新監管服務舉措,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片區提升油氣貿易便利化水平。
9月18日,舟山片區內的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責任公司向杭州海關所屬舟山海關申報了一票6953.1噸的國產燃料油出口業務,這批油品后續將用于國際航行船舶加注。這是燃料油出口退稅政策落地以來,該公司申報的第63票國產燃料油出口業務。
2020年,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聯合發布公告,明確對國際航行船舶在我國沿海港口加注的燃料油實行13%的出口退稅率。為保障燃料油出口退稅政策順利落地運行,杭州海關主動對接轄區企業需求,出臺《出口監管倉入倉退稅操作指引》,明確業務流程,強化監管優化服務。政策的實行,打破了長期以來依靠進口保稅燃料油開展船舶燃料油加注業務的被動局面,調動了各大供油企業的積極性。
聚焦貿易通關便利化,杭州海關積極推進國際航行船舶進出境監管改革創新,相關做法成功入選第四批全國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運輸工具轉港數據復用”就是此次監管改革創新的重要舉措之一。針對船舶信息重復錄入這一痛點,通過“一次申報”“數據共享”,國際航行船舶在境內續駛至后續港口時,可直接調用上一港申報數據,真正實現船舶入境“一次申報”。這一舉措在舟山片區率先試點,目前已在全國推廣應用。
杭州片區:“數字自貿”助力集成創新改革
“數字化”是浙江自貿試驗區杭州片區的特色基因。作為全國首個跨境電商綜試區城市,杭州在數字貿易發展方面具有先發優勢。
目前,杭州片區在前期保稅電商(1210)和跨境電商零售一般進出口(9610)的基礎上,根據電商企業的需求,疊加企業對企業直接出口(9710)和跨境電商海外倉出口(9810)兩種模式,實現六種跨境電商業務全覆蓋。
為解決跨境電商退貨難的問題,杭州海關創新網購保稅零售進口退貨新模式,支持“非整單”“非良品”退回綜合保稅區,并將退貨時限從30天延長至45天。這種高效、快捷的跨境電商退貨模式在2020年入選國務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最佳實踐案例”并在全國跨境電商綜試區復制推廣。
除了跨境電商數字貿易,杭州海關還在杭州片區積極探索“保稅進口+零售加工”模式。通過對進口供應鏈進行流程改造,將成品的加工環節從境外引入到杭州片區之內,既為商家提供了完善的供應鏈服務和優質的加工基地,也可以讓消費者享受到更新鮮的商品和更快捷的體驗。位于杭州片區錢塘區塊的“正典燕窩”應用這一模式后,據企業測算,供貨給消費者的時間從大幅縮短,總成本降低15%左右。
空港口岸也是杭州片區的特色優勢。擴區一年來,“數字化”在杭州空港也有著生動的實踐。杭州海關以“數字物流”為支撐,助力杭州空港建設國內首個“多層立體架構+智能化”國際航空貨站。上線新一代“電子放行”系統,覆蓋貨物、快件、跨境電商等所有進出口渠道,貨物分單分貨、國際轉運、轉關核銷、聯運中轉等8類事項實現網上“一次申報、智能審核、自主查詢、無憂通行”。開發“無感卡口”應用,實現車輛進出監管區“實時預約、一次抬桿、自動驗核、區港聯動”。在數字化改革的助力下,杭州空港口岸通關時間同比壓縮超過60%。
金義片區:“樞紐自貿”在浙中初顯規模
浙江自貿試驗區金義片區擁有中歐班列、市場采購等特色亮點業務。一年來,杭州海關注重發揮新業態的疊加效應,推動片區特色產業聯動發展、量質齊升。推進中歐班列回程貨物“保稅+倉儲+分撥”業務,暢通“中歐班列+綜保區+海鐵聯運”國際中轉業務,有效推動金義綜保區功能平臺和浙中公鐵聯運港戰略通道的強強聯合,形成進口貨物西向鐵路、東向港口的雙向入境路徑,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區域樞紐節點。
9月1日,義烏綜合保稅區通過正式驗收。義烏綜合保稅區將以跨境電商、保稅物流、保稅加工為主導產業,力爭成為業態多元、功能完善、服務高效的綜合保稅區。目前,已招引5家大宗商品企業,10家保稅加工、研發設計、檢測維修等企業入駐。
至此,金義片區同時擁有2個綜合保稅區,在自貿試驗區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方面將發揮更大作用。